
過度依賴化石燃料能源不僅為氣候變化帶來不利影響,還對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我們認為這強化了清潔能源轉型和進行相應投資的主張。
要點
全球能源危機引起了通脹和產量減少,在歐洲表現尤為突出,並加劇了一些全球最貧困國家的貧困程度
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也損害了能源進口國的安全優先事項
我們傾向於長期投資各種能源的相關技術
儘管如此,我們認識到天然氣目前仍是使用的主要能源,相關投資可能會在短期內進一步上漲
世界正處於能源危機之中。多個地區的消費者和企業已經在承受更高的電力和天然氣成本——見圖1。危機的中心在歐洲,俄羅斯幾乎停止了天然氣出口,導致其價格大幅上漲。由此帶來了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高企和人類貧困加劇等問題。在化石燃料向清潔能源過渡的早期階段,這意味著甚麼?
在某種程度上,能源危機似乎並無助於推動能源轉型。畢竟,公眾和政府關注的是解決眼前的當務之急,例如維持商業運轉和家庭取暖供應。由此我們看到化石燃料的再次興起,其中包括污染極其嚴重的煤炭。這場危機也讓一些人(包括某些化石燃料高管和持懷疑態度的民粹主義政客)大膽地宣稱,能源轉型不能按照之前的預期進行推進,需要放慢腳步。
圖1.天然氣價格波動不定

資料來源:Haver,截至2022年10月31日的數據。指數未經管理。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指數。指數僅供說明之用,不代表任何特定投資表現。指數回報率均未列計任何支出、費用與銷售費,若計入上述項目將會降低收益率表現。僅作說明之用。過往業績並非未來結果的保證。實際結果可能不同。所有預測均為觀點的表達,且並非對未來事件的保證,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參閱詞彙表了解定義。圖表顯示了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亞洲、歐洲和美國天然氣的現貨價格。
加速轉型的緣由
但在花旗環球財富投資,我們持相反的觀點。當下面臨的困難不是讓我們放緩腳步,而是促使我們加快向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轉型。事實上,我們認為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將會產生更大的風險。
我們的首要目標應是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以避免氣候災難。2022年,多個地區夏季的創紀錄高溫、北極野火,以及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的災難性洪水,都向人類和地球發出最新警示,威脅正日益加劇。然而,顯而易見的是,我們其他形式的安全也與轉型息息相關。
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讓經濟更加脆弱
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造成的經濟損失與日俱增。能源價格較去年高出40%以上,歐元區通脹率在2022年10月也達到了近11%的歷史最高水平。面臨眾多不確定性,家庭和企業都不得不緊縮開支。 1
儘管政府已採取措施,為高達數千億歐元能源賬單提供補貼,但歐元區和英國似乎還是無法擺脫衰退的前景——參閱「歐洲:為冬季的經濟衰退作準備」。從全球來看,類似舉措的相關成本已突破5,000億美元。 2儘管如此,貧困仍不斷加劇。
為了尋求高價出售,液化天然氣供應商已將貨物從其他目的地轉移到歐洲銷售。因此讓某些發展中國家陷入能源短缺的困境。
這也導致了全球用電人口數量出現了有史以來的首次下降。如果危機持續的時間越長,那麼社會動盪和政治不穩定的風險就會越大,如同2011年食品價格飆升引發的「阿拉伯之春」起義和革命一樣。
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會對國家安全和經濟福祉帶來威脅。俄羅斯試圖利用天然氣供應作為籌碼,有時會讓歐洲對烏克蘭戰爭的應對立場變得微妙。
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化石燃料進口國發現他們不得以被動調整外交政策。例如,他們與獨裁政權達成妥協,或參與海外軍事活動,這讓他們在世界的舞台上聲譽受損。
向可再生能源轉型有助於緩解這些問題。透過在當地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清潔能源,各國可以增強其經濟韌性和國家安全。
然而,這並不代表可再生能源就萬無一失。
例如,目前英國不斷增長的風力發電場網絡已經可以滿足全國一半以上的電力需求。但是,由於2021年異常的平和及多雲天氣,可再生能源的消費量有所下降,燃煤彌補了用電量不足的缺口。就目前而言,讓能源更加安全意味著需要擁有多元化的供應來源,其中主要來自可再生能源。
我們認為,供應的多元化對長期能源安全也至關重要。目前,能源的多元化大部分來自化石燃料。然而,如果世界要成功限制氣候變化,這種情況必須徹底改變。
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生產中的佔比顯然對實現能源安全至關重要。然而,這只是需求的一小部分。電氣化和提高能源效率也必不可少。
在建築供暖和製冷、交通運輸和工業領域,從化石燃料燃燒轉向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降低排放蘊含著巨大的潛力。提高效率亦是如此,即消耗更少的能源獲取更大的能量。我們的能源密集程度越低,能源安全就越有保障。
正如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一樣,當下的危機就是提高效率的驅動因素。例如,越來越多的德國家庭使用熱泵取代燃氣供暖。這些電氣設備(從建築外部的空氣中獲取熱量,用於建築內部加熱)可使熱效率達到300%。這意味著,與效率很高的燃燒加熱器相比,該設備僅需要三分之一的能源就可以為一個家庭供暖。在不久的將來,實驗設計可能會將這一比例提高到五分之一。
這裡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完全過渡到下一代熱泵將減少40%的總能耗。 3無可否認,這一目標未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實現,因為這需要更換全球每棟建築的供暖系統。然而,隨著政府對設備使用發放補貼,這些設備的使用量將會迅速增大。
儘管目前進展情況令人鼓舞,但在尋求更加清潔和安全的能源方面,確實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三十年,實現淨零排放可能需要125萬億美元。花旗GPS預計,如要實現目標,在2021年至2025年期間,每年需要花費2.6萬億美元,比最近一年多出1.7萬億美元——見圖2。
除了花費大量資金以外,這一過程還有許多風險。由民粹主義懷疑論者推動的貿易戰、其他供應鏈中斷、技術不及預期,以及政策逆轉,只是其中一部分潛在的挑戰。但如果這些或其他因素阻礙了轉型,那麼由此產生的不安全性將比我們迄今所見的任何情況都要糟糕得多。
圖2.氣候融資缺口每年達到1.7萬億美元(2021-2025年)

資料來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清零競賽活動,得到並採用了Vivid Economics和花旗GPS的支持和分析。來自花旗GPS:全球視角與解決方案——氣候融資,2022年11月。圖表顯示了截至2050年全球區域所需的氣候融資。註:根據所使用的數據來源統計,目前每年的氣候融資流量預計平均在6,000億至9,000億美元之間。根據CPI預計,2020年的氣候融資流量達到6,400億美元,其中包括緩解和適應兩方面。根據BNEF預計,2020年能源轉型總投資為6,110億美元,2021年增至7,980億美元。根據Vivid Economics預計,2016年至2020年期間,總投資平均每年為9,000億美元。
圖3.清潔能源的長期收益

資料來源:Haver,截至2022年10月24日的數據。過往業績並非未來結果的保證。實際結果可能不同。指數未經管理。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指數。所示數據僅作說明之用。所有預測均為觀點的表達,且並非對未來事件的保證,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有關定義,請參閱術語表。圖表顯示了2011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間納斯達克智能電網基礎設施指數和標普全球基礎設施指數的表現,上述兩個指數重新參考基準為100。
能源轉型投資趨勢
自2021年以來,公開交易的綠色基礎設施行業出現拋售,與基礎設施投資相比,表現普遍不佳——見圖3。然而,這並不能說明清潔能源轉型領域的基本面發生了變化。相反,我們認為它反映的是在2020年強勢上漲行情達到的高估值,以及隨後的利率上漲對所有增長型資產所造成的衝擊。拋售可能是一個潛在的長期入場時機。但我們不能排除進一步下行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我們對2023年利率見頂預判錯誤的前提下。
加速轉型將涉及的公司範圍較廣。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技術、能源存儲、電動汽車和熱泵、可持續材料和碳捕獲領域的行業佼佼者。總的來說,我們認為這類公司可能在中期成為最大的贏家,承擔的長期風險遠低於化石燃料資產。同時,我們認識到液化天然氣可以作為過渡燃料。這種化石燃料的新供應和現有供應將是幫助滿足歐洲能源需求的關鍵,這對投資者來說是另一種機會。
從長遠來看,清潔能源可能是更安全的能源。我們相信相關技術有助於創造投資組合回報,並具有可持續性。
財富展望
了解來自2023年財富展望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