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各資產類別的估值都有所下降。根據我們的專有方法,未來十年可能會取得更高的回報。
要點
我們的戰略性資產配置方法預計未來十年會有更高回報
與此同時,許多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持有過多現金
歷史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錯誤行為確實代價高昂
我們的投資理念需要投資者在整個經濟週期中進行充分投資,並在全球配置多元化的投資組合
2022年的投資者實屬不易。許多風險資產和最優質的政府債券罕見地同時遭遇拋售潮,這意味著多元化投資暫時以失敗告終。簡而言之,上述投資幾乎無一倖免,如圖1的最後一列所示。然而,從長期來看,我們在烏雲中仍看到一絲希望。根據我們專有的戰略性資產配置方法,此輪全面下跌已將許多資產的估值壓得很低,這意味著將來有機會取得更高回報。
適應性估值策略(AVS)是以10年時間為一個維度。該策略使用當前資產類別估值來預測未來十年的年化回報或「戰略收益預期」(SRE)。這種策略是基於以下觀點,即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前較低估值意味著未來回報較高,而較高估值代表著未來回報較低。然後,它會根據其回報前景對每項資產類別進行分配。
對於全球股票,到2033年適應性估值策略的戰略收益預期為10.0%——見圖1。其中,新興市場股票(中國、印度和巴西等經濟體的股票)的戰略收益預期為13.6%。發達市場股票(美國、歐洲大部分地區和日本等經濟體的股票)的戰略收益預期為9.5%。在此背景下,2022年中期全球股票的戰略收益預期為8.3%。
更低的債券估值也意味著會有更高回報。目前,投資級固定收益(包括信用等級最好的主權和公司發行的債券)的戰略收益預期為4.6%。這一比例高於2022年中期的3.4%,主要因素是加息推高了全球債券收益率。儘管債券在2022年與股票一同遭遇拋售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資產類別與股票的相關性會越來越低,這有助於投資者建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
高收益固定收益債券(由信用等級較差公司借款人發行的債券)的戰略收益預期已升至7.4%。同樣,新興市場固定收益(由新興國家政府和公司發行的債券)的戰略收益預期也上升到了7.8%。與此同時,現金戰略收益預期已升至3.4%。
在另類資產類別中,對沖基金的戰略收益預期已升至9.5%。截止年中,私募股權仍是戰略收益預期最高的資產類別,達到18.6%。這一戰略收益預期主要是因為小盤股公開股票估值處於歷史最低水平。相比之下,房地產的戰略收益預期僅上升了10.6%。
大宗商品作為2022年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預計在未來10年不會再有如此好的表現。事實上,其2.4%的戰略收益預期在適應性估值策略關注的10個資產類別中最低,甚至低於現金。
圖1.適應性估值策略對資產類別的長期展望
2023年戰略收益預期 * | 2022年年中戰略收益預期E | 2022年回報 | |
---|---|---|---|
全球股票 | 10.0% | 8.3% | |
全球固定收益 | 5.1% | 3.7% | |
發達市場股票 | 9.5% | 8.0% | -19.22% |
新興市場股票 | 13.6% | 10.5% | -30.86% |
投資級固定收益 | 4.6% | 3.4% | -14.57% |
高收益固定收益 | 7.4% | 5.2% | -12.35% |
新興市場固定收益 | 7.8% | 6.0% | -23.32% |
現金 | 3.4% | 1.5% | 1.42% |
對沖基金 | 9.5% | 6.5% | -6.68% |
私募股權 | 18.6% | 15.7% | -15.50% |
房地產 | 10.6% | 9.4% | -27.89% |
大宗商品 | 2.4% | 2.0% | 17.65% |
資料來源:花旗環球財富投資全球資產配置團隊。
2023年戰略收益預期(基於截至2022年10月31日的數據)。全球股票包括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股票。全球固定收益包括投資級、高收益和新興市場固定收益。戰略收益預期以美元為單位;所有預測均為觀點的表達,且並非對未來事件的保證,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戰略收益預期並非對未來表現的保證。花旗私人銀行全球資產配置團隊。2022年年中戰略收益預期(基於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數據)。戰略收益預期以美元為單位。基於指數的戰略收益預期(簡稱SRE)是花旗私人銀行對(指數涵蓋的)特定資產類別10年期內的回報預測。指數用於代表每個資產類別。對每個特定資產類別的預測採用了適合該資產類別的專有方法。股票資產類別使用專有的預測方法,該方法基於股票估值隨著時間的推移恢復到其長期趨勢的假設。該方法建立在涉及多個計算步驟的特定估值方式的基礎上。對收益和股息的預期增長假設也適用於計算權益資產類別的戰略收益預期。固定收益資產類別預測使用基於當前收益水平的專有預測方法。其他資產類別採用其他特定的預測方法。每個戰略收益預期不包括所扣除的客戶諮詢費和/或交易費用。過往業績並非對未來表現的保證。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的回報率。投資的實際回報率可能存在巨大差異。投資可能損失本金。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指數。以上顯示的戰略收益預期資訊均以假設為前提,不是任何客戶賬戶的實際表現情況。假設資訊反映了模型方法的應用和證券選擇回顧。任何假設記錄都不能作為對金融風險在實際交易中影響的解釋。參閱詞彙表了解定義。
*2022年我們更新了適應性估值策略戰略收益預期方法,並在中期報告的戰略收益預期中反映了更新內容。
積累現金的危險
2022年市場經歷了動盪後,許多投資者一直持有高度謹慎的態度。我們遇到的一個常見應對措施就是大量持有現金,並且情況可能佔總投資組合的三分之一,另外股票與固定收益各佔一半。事實上,某些金融專業人士受到客戶行為的影響,可能會在市場震蕩之後推薦這種配置。與適應性估值策略的配置相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配置表現將會如何呢?
圖2顯示了風險級別3的適應性估值策略全球美元配置。此配置適合尋求一般性資本增值和保值的投資者。鑑於此類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適中,略微配置另類和非流動資產類別是適合的選擇。
圖2底部兩行顯示了過去37年這兩種配置基於假設的表現。在整個期間,適應性估值策略風險級別3配置的年化表現比持有大量現金配置的投資組合高出2.3%。假設按美元計算,對於風險級別3配置,初始投資額100萬美元就會變成750萬美元,而「持有大量現金」配置僅增加到300萬美元。即便如此,其波動性也較低,兩種配置的波動率分別為5.5%和9.0%。然而,這比處於風險級別3的投資者所承受風險要小。結果,他們因為躲避風險而錯過了獲取潛在的收益。
在危機時刻,持有大量現金固然不錯,但這可能會付出巨大的代價。例如,參照2008年8月風險資產大規模拋售之前的這兩組配置——見圖3。當7個月後市場位於低點時(2009年3月),持有大量現金配置的回報率僅下降了17%,而適應性估值策略風險級別3配置的回報率下降了27%。但是,過了這個點之後,兩種配置都開始反彈,分別用了20個月和13個月達到盈虧平衡。因此,適應性估值策略風險級別3配置比持有大量現金配置反彈得更快。10年後,持有大量現金配置的回報率僅為21%,而適應性估值策略風險級別3配置的回報率為50%。
圖2.自1985年以來,全球多資產類別多元化與持有大量現金配置的對比
1985年12月31日至2022年10月31日 | 適應性估值策略風險級別3配置 | 持有大量現金配置 |
---|---|---|
發達市場股票 | 27% | 34% |
新興市場股票 | 5% | – |
投資級固定收益 | 33% | 33% |
高收益固定收益 | 3% | – |
新興市場固定收益 | 3% | |
現金 | 2% | 33% |
對沖基金 | 12% | |
私募股權 | 10% | |
房地產 | 5% | |
大宗商品 | 0% | |
年化平均回報率 | 6.2% | 3.9% |
年化波動率 | 9.0% | 5.5% |
資料來源:花旗環球財富投資全球資產配置團隊,截至2022年10月31日的數據。
適應性估值策略全球美元風險級別3和持有大量現金投資組合的表現,是在資產類別的基礎上計算得出,使用的指數代表每個資產類別。
1 兩個投資組合的淨利潤結果已按照2.5%的最高諮詢服務費扣除,該費用包括諮詢費和交易成本。個人不能直接投資指數。所示業績僅作說明之用。
2 以上為2023年的初步資產配置。以上顯示的所有業績資訊均以假設為前提,不是任何客戶賬戶的實際表現情況。假設資訊反映了模型方法的應用和證券選擇回顧。任何假設記錄都不能作為對金融風險在實際交易中影響的解釋。例如,通常與股票、固定收益或大宗商品市場相關的因素有很多,在製作假設性業績資訊時,無法也並未體現所有全部因素,但這些因素都會對實際業績表現帶來影響。以上所示回報為指數回報,並不代表可投資資產/證券的實際交易結果。配置模型所使用資產類別的表現可能會低於其各自指數的表現,從而會低於模型預期表現。
圖3:全球金融危機後,全球多資產多元化與持有大量現金配置的對比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累計收益

資料來源:花旗環球財富投資全球資產配置團隊,截至2022年10月31日的數據。
適應性估值策略全球美元風險級別3和持有大量現金投資組合的表現,是在資產類別的基礎上計算得出,使用的指數代表每個資產類別。
1 兩個投資組合的淨利潤結果已按照2.5%的最高諮詢服務費扣除,該費用包括諮詢費和交易成本。個人不能直接投資指數。所示業績僅作說明之用。
2 以上為2023年的初步資產配置。以上顯示的所有業績資訊均以假設為前提,不是任何客戶賬戶的實際表現情況。假設資訊反映了模型方法的應用和證券選擇回顧。任何假設記錄都不能作為對金融風險在實際交易中影響的解釋。例如,通常與股票、固定收益或大宗商品市場相關的因素有很多,在製作假設性業績資訊時,無法也並未體現所有全部因素,但這些因素都會對實際業績表現帶來影響。以上所示回報為指數回報,並不代表可投資資產/證券的實際交易結果。配置模型所使用資產類別的表現可能會低於其各自指數的表現,從而會低於模型預期表現。
現在要做甚麼?
所有資產類別的10年預期回報率都會有所上升,在某些情況下漲幅還會更多。許多投資者已將對未來前景的態度由不看好調為中性,儘管如此,他們仍大量持有現金。我們的投資理念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將是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行為。我們建議長期充分投資,在全球範圍內使投資組合多元化,並採用合適的戰略性資產配置。
您是否為投資組合定制了長期的投資計劃?
財富展望
了解來自2023年財富展望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