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忽視可持續性會構成投資組合風險?

爲何忽視可持續性會構成投資組合風險?

概要

在投資決策中,可持續性已成爲越來越重要的考慮因素。不考慮可持續性,可能會演變成代價高昂的錯誤。


過去幾年中,投資者可能會自行決定是否強調或忽略可持續性因素,而且推動他們做出選擇的是個人看法並非市場基本面。但是,這種情況正迅速發生改變,可持續性日益成爲業績和投資組合穩定性的驅動力量。例如,根據晨星公司的數據,在2020年第一季度,可持續投資策略的淨流入爲456億美元,而在新冠疫情期間市場遭遇拋售潮的情況下,整個基金行業的淨流出爲3,847億美元。到2020年,全球可持續投資的資產管理規模(主要根據ESG數據整合衡量)達到40.5萬億美元,約佔專業機構的預計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總額(100萬億至120萬億美元)的33.8%至40.5%。

儘管被提及的頻率很高,但經常有人問我們:什麼是可持續投資?廣義而言,可持續投資包含許多不同的方法,並且對不同的投資者具有不同的含義,但是最終目標是使用環境、社會和治理數據來確保在構建投資者的核心投資組合時,考慮的不僅僅是每家公司的經營目的,還要考慮每家公司如何經營。

可持續投資包括排除不符合投資者價值的公司(即排除有問題的股票)和評估一家企業是否具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或在未來的可持續經濟中是否佔有一席之地。因此,可持續投資已從主要側重於排除或納入一小批股票轉變爲更廣泛的主題觀點。例如,我們發現許多策略將整個化石燃料行業排除在外,其原因不僅是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傷害,而且還有在未來後碳時代中這些資產所面臨的風險。從價值觀一致”轉變爲“無重大損害的理念已成爲投資組合排除選股名單增長的主要動力。另一方面,投資者追求可持續主題的價值,例如可再生能源、清潔水資源、經濟適用房和醫療保健。

財富洞見

歡迎查閱與您和您的財富相關的焦點話題以及我們的獨到見解。

財富洞見

歡迎查閱與您和您的財富相關的焦點話題以及我們的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