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的一週

多事的一週

概要

過去一週發生了一些對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可能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市場隨之劇烈波動,但環球股市上週收市時仍然高於俄烏戰爭爆發前的水平(表明待機入市之難度)。


過去一週發生了一些對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可能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市場隨之劇烈波動,但環球股市上週收市時仍然高於俄烏戰爭爆發前的水平(表明待機入市之難度)。事件主要有三:

  • 中國股市經歷了幾十年來波動最大的一週,有四千萬人口的深圳地區因疫情受到封鎖(本週如期解封),而香港因疫情死亡的人數亦創下紀錄,中國互聯網指數在週二單日下跌8.1%。但在週三下午時分,市場在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領導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發佈五項支持市場的政策後大幅反彈,恒生科技指數收漲22%,而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亦反彈了33%,兩者皆為歷史紀錄。
  • 歐洲市場亦於上週收復了因俄烏戰爭造成的跌幅,儘管數據顯示歐盟直至2024年都會受到能源短缺的影響。烏克蘭採取了有效的防禦,雙方的衝突可能更為持久,但這種僵局可能有助於兩國的和平談判。
  • 聯儲局自2018年以來首次加息0.25%,並預期在2022年加息六次,而且會擇機縮減資產負債表。市場在經歷了兩週的調整後,對此消息沒有太大的反應。聯儲局希望在收緊市場流動性時避免經濟出現衰退,但10年和2年期美國債券的收益率差距逐漸減少,差不多出現利率倒掛的情況,表示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正在上升。

事件的影響與應對

  • 全球GDP增長放緩的可能性很高,雖然美國經濟仍然相對穩健,但歐盟和中國將面臨更大和更直接的壓力。疫情可能會拉低中國經濟增長最多0.8個百分點,為了要達到2022年的經濟增長(約5.5%)目標,中國將採取更多措施以刺激經濟。 
  • 我們認為聯儲局無法直接解決通脹的根本成因,只有增加供應才能有效解決供應和需求的失衡問題。
  • 俄烏戰爭所帶來的風險仍然很高,若俄羅斯改變策略並直接影響到北約國家,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 俄羅斯退出全球貿易和銀行系統,增加了能源和農業貿易中斷的可能性。雖然國際制裁現時對俄羅斯的能源供應沒有太大的直接影響,但在未來數月仍有出現能源短缺的風險。即使俄烏兩國能達成和平協定,俄羅斯的能源出口也不會完全恢復。 
  • 中美關係可能因中國對俄烏戰爭的立場而面對更大的壓力。
  • 聯儲局於上週宣佈了財政政策,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引致市場出現了顯著的反彈。然而,聯儲局將實際GDP增長率的預測從4%降至2.8%,並預期通脹上升4.3%。
  • 通脹主要集中在商品方面,這些板塊的企業將會錄得更好的盈利,但非必需消費品的支出和相關行業的利潤將會減少。 
  • 俄烏戰爭仍然充滿很多未知的因素,當不確定性減少的時候,市場將可以持續反彈。我們認為高品質的資產、更低週期性的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將錄得更好的表現,有行業領頭地位並有持續股息增長的企業仍然是我們的首選。這些包括製藥、必需消費品、網路安全、金融科技和支付平台。 

我們的全球投資委員會(Global Investment Committee)於本月對投資組合建議作出了以下的變動以應對新的市場環境:

  1. 增加自然資源與石油服務公司的配置
  2. 增加持有黃金為潛在的風險作對沖
  3. 減持歐洲和日本股票,但相對於現金和債券,股票仍然是更好的資產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