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于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的講話預示緊縮週期將會持續。但美國經濟很可能於年底見頂並很大機會在2023年上半年出現衰退。這將迫使美國聯儲局降低利率以恢復經濟增長。該政策轉變將終止美元的強勢,並同時減輕亞洲新興市場貨幣的下行壓力。鑑於近日外匯市場的波動率上升,我們分析了亞洲主要貨幣於美聯儲緊縮週期下將如何表現。
美國聯儲局的緊縮政策導致美元持續強勢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于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的講話預示緊縮週期將會持續。市場預計美國聯儲局的目標利率將在年底從目前的2.25-2.5%上升至3.75-4.0%。美國聯儲局也將從本月起在加快縮表(QT)。
中國經濟的復甦比預期的要慢,而歐元區的經濟增長仍然薄弱,這兩因素導致了更強勢的美元。美元指數(DXY)年初至今錄得近15%的增長,並且有可能達到111-112左右的水平。
儘管如此,美國經濟很可能於年底見頂並於2023年上半年出現衰退。經濟放緩將迫使美國聯儲局降低利率以恢復市場動力。這將會終止美元的強勢,並減輕亞洲新興市場貨幣的下行壓力。
政策差異導致人民幣貶值
隨着中美兩國息差越來越高,人民幣兌美元年初至今已貶值了9.6%。
迄今爲止,中國人民銀行以口頭干預以及強於預期的每日定價限制人民幣的下降幅度, 外匯儲備需求比率也從8%降至6%,以降低在岸美元的資金成本。假若貶值加劇,人民銀行還可以引入其他措施止跌。
進入今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復甦的步伐應會加快。相反美國經濟將逐步放緩。這將減輕人民幣的下行壓力,因此我們認爲美元兌人民幣(USDCNY)不太可能回到2019-20年接近7.20的水平。
政策寬鬆的日本央行與緊縮的美國聯儲局
日元於近日一直是G10中最不穩定的貨幣,這是由於美元和日元之間的收益差距的擴大以及日本貿易方面的惡化。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利率政策將保持寬鬆直至“工資和價格以穩定且可持續的方式上漲”。這似乎在短期內不太可能。
日元的急劇下降使日本當局作出口頭干預。但這不太可能扭轉日元貶值的趨勢。也許需要等到2023年,日元的弱勢才能逆轉。
澳元:跟隨中國復甦的腳步
澳元持續保持韌性,這反映了澳大利亞相對良好的國內經濟基本面:
- 創紀錄新低的失業率 - 3.4%
- 穩定健康的房地產市場
- 貿易情況不斷改善
與其他中央銀行相比,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的緊縮週期相對較長, 從長遠來看,這將支持澳元的表現。
但是,中國仍然是影響澳元表現的關鍵因素。寬鬆政策和正在減弱的政治風險將支持國內經濟在今年的剩餘期間加快復甦。這將增加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需求,有利澳元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