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2022对投资者可说是惨淡的一年。年初至今,美国五大科技巨头的市值蒸发了超过3万亿美元。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更是下跌了将近30%。同时,中国市场也迎来了自08以来最差的一年—年初至今内地股市下调了接近28%。可是,我们认为现在仍不是买入科技股的时机,因为美国就业和需求还会进一步转弱。相反,我们认为中国市场已经触底,并即将迎来复苏。这周我们将分析为何科技为时尚早,但中国正合时宜。
科技板块的弱点
科技有助于提高各行各业的生产力,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再加上过去十年的超低利率提供了非常便宜的资本,助力科技公司的飞速增长。
如今,在美联储透过连番加息和紧缩的环境下,资金变得越加有限而且昂贵。同时,科技公司也对经济周期敏感性较高。
由于实际工资增长不断被高通胀蚕食,消费者明年的可支配开支将大幅减弱。在资本上升和需求减弱的两面夹击下,已经有多家科技公司为了开源节流,而宣布了裁员计划。我们认为这些下行压力在明年会继续。
科技板块估值仍不便宜
就估值而言,美国科技板块的市盈率已大幅从二十年高位回落到长期平均值。反映了高利率对估值的影响。
当美联储在明年下半年转向减息时,科技股的估值有望恢复。
可是,我们认为科技板块的盈利前景仍会充满挑战性,而科技股还有一定的下行空间。
话虽如此,我们仍然对科技的长期发展保持乐观。当中,我们更偏好对经济周期敏感性较低的优质企业,例如网路安全。
中国复苏的重要拐点
今年与科技股表现不相伯仲的,是中国股市28%的跌幅。但不同的是,我们认为中国政策已经迎来重要拐点。
我们曾经指出,中国经济复苏路上有四个难题,新冠清零政策,房产危机,科技规管,以及地缘政治冲突。
在二十大闭幕后的这几周内,决策层已经为其中三个难题出台实质性政策。
首先,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会公布了优化疫情防控的20条措施,包括减少隔离时间和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随后多个城市取消了强制性全员核酸检测。新冠清零政策有望在明年春天终结。
同一天,央行发布了多项救助房地产市场的政策。 这些新措施不仅有助抑制债务违约蔓延,更对广泛的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复苏进程有着深远的正面影响。
地缘政治方面,中美元首在印尼G20峰会时会面,并达成自 2018年贸易战开始以来,首次缓和两国紧张局势的初步共识。
虽然中国长期发展前景仍存有不少变数,但上述多项重大措施对市场短期的正面影响毋庸置疑。我们相信这些改变将为来年市场带了可观回报。
尽管11月MSCI中国指数飙升了27%,但这仅仅修复了7月到10月损失38%的一半,也就是说,复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