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之前,我们说到中国政策转向推动经济增长。但在快速解除疫情封控的同时,感染病例也急速增加。这会不会阻止复苏?投资者该怎样部署?
恢复经济乃当务之急
首先,封城才是导致经济和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病例增加其实对市场的影响是有限的。
以美国为例,在前年冬季,第二波的疫情导致当地每天呈报120万的新增病例和每天接近4000宗的死亡案例。但是,美股却没有出现明显回调,服务业也持续高速扩张。
就像两年前的美国,中国当局现在也已经把恢复经济动力视为当务之急。同时,当局也在推动疫苗接种,尤其是老年人群。
其实,现在许多人正在试图从症状较轻的人那里感染病毒,以便“早感染,早康复”,从而获得免疫力,就可以在一月份的春节时放心出游。
中国消费者蓄势待发
另一个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在失业率高企的环境下,中国消费者还有没有钱可以花?
答案是绝对有的。
在2022年头9个月内,中国居民新增累积了13.3万亿人民币(8500亿美元)的存款。这是2018年中国旅客出国旅游在全球消费总额的7倍。
至于失业率,历史上的股票牛市都是在失业率高企且下降的时候发生,正如中国当前的形势。
资金重返创造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中国股市已在十月触底。在2023年,我们预计MSCI中国指数的每股盈利将会上调10-15%,同时市盈率将回升至12-13倍。如果实现,这将代表超过20%的回报。
行业板块而言,除了直接受惠的消费品以外,金融和科技业也可能创造优异回报。
重开的故事不单止发生在中国,日本,香港,台湾和韩国也在不久前才放宽旅客入境。该地区的旅游业只恢复到了疫情前20%的水平。所以,当各地进一步开放时,消费和零售将有显著的增长。这也将有助于抵消美国和环球的周期性疲软。
亚洲的增长意味着当地利率可能稳定甚至小幅上升,而美国收益率可能在 2023 年下降。这将带动亚洲汇率走强。资金可能将重返亚洲债券市场,尤其是内房风险在政策的支持下逐步消散后。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亚洲将在 2023 年避免衰退,而且在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方面提供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