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近期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从21年的鸽派到22年年初的鹰派再到最近“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上周的市场表现和低迷情绪表明美联储的政策转变并没有激发市场信心。
5⽉4⽇宣布加息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指出美国可能需要通过经济衰退来避免长期通胀的破坏性影响;但同时也暗示美联储的前瞻性行动具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如非必要,美联储不会迫使美国陷入衰退。
市场目前计入了怎样的恐慌情绪?
- 股票和债券市场的隐含波动率指标均处于历史高位,但并未达到危机级别的悲观程度。
- 美国个人投资者的净看涨情绪回落至极端看跌水平,类似情况仅在2008/09 年和波斯湾战争时出现过。
- 高估值的成长股继续受到市场疲软的影响,纳斯达克指数今年已经下跌了 22%。
悲观的市场定价不一定意味着坏消息
- 我们不认为利率需要大幅下降来稳定市场情绪,即便美联储继续加息,市场也有机会逐渐稳定下来。例如标普500指数在2008/09 年和波斯湾战争后12个月内的平均总回报为45%,虽然我们不认为当前的情形和当时完全一样,但是市场大跌后通常伴随着中长期正收益率。
- 如果经济状况没有呈螺旋式下降,市场的肆意抛售行为通常是市场接近底部的迹象。当前行业间的回报率相关性飙升至 70% 以上,标普500指数在短短一个月下跌了近 10%,这表明市场出现广泛抛售,市场调整后将变得不那么脆弱。
- 事实上,大幅抬升的利率已经开始影响经济。随着抵押贷款利率上涨约250个基点,抵押贷款申请量(代表美国房屋销售)在过去一年下降了12%。我们认为,可自由支配的住房商品销售因为特别容易受到“后疫情常态化”影响,将在未来几个月急剧下降。
外部冲击造成的大幅通胀
- 2021年出现急剧通胀是由疫情时期大幅财政刺激及供应链供需错配,导致对产品和劳动力需求过剩而造成的。
- 我们认为通胀的下降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停止过度财政刺激:由于收入减少,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已经放缓,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联邦支出减少了33%。第二,供应链恢复正常:进口激增、国内生产增加和库存积累正在超过需求。这有助于实现更稳定的供需平衡,意味着未来通胀将会降低。
- 本周三公布的4月份 CPI同比上升了8.3%, 整体涨幅较上月有放缓,但仍然高于市场预期,未能缓解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未来可能需要更多更快的月度数据下降才能让市场相信美国通胀正在放缓。
留意高收益债券的利率差
- 历史上市场承压的时期,高收益债的利率差远高于目前的水平,造成利差大幅走阔的原因多半来自外来冲击。例如,在金融危机时期,大规模的全球流动性紧张给高收益债板块造成了严重压力。2011年,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债务问题引发了强烈的全球避险情绪。2016年,石油泡沫破灭导致该行业陷入非常严重的困境,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封锁导致石油行业产能过剩,石油价格在 2020年跌破零,该行业许多公司承受了更大的压力,数百家企业破产。
- 外部冲击通常会造成资产价格的高波动性。这就是为什么投资高收益债在这些时期可能是极具挑战性的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