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上週,我們探討了爲何目前投資中國可能正合時宜,而美股爲時尚早。今天,我們將進一步分析投資者在這種牛熊角力中該如何部署。
美國:牛熊角力
目前,美國股市正處於一個牛熊角力的狀態。
牛市一派認爲美國股市已經度過至暗時刻。因爲供應鏈問題已大多得到緩解,而通脹也已經開始下行。另外,市場情緒在九月份極度低迷,而這往往是未來12個月回報強勁的先兆。
相反,熊市一派認爲衰退還沒有開始。美國聯儲局強硬的鷹派立場,銀行收緊貸款標準以及貨幣供應萎縮都是導致經濟衰退的潛在重要因素。而股市從來沒有在衰退開始之前就見底的。
我們認爲,隨着資金成本大幅上升、而財富相應減少,美國經濟很可能在明年進入衰退,整體企業的盈利將在明年下跌10%。即便美國聯儲局明年將轉向鴿派,在頭兩次減息的時候,股市其實仍然會處於下行狀態。
所以,高質量的固定收益仍然是目前比較好的投資選擇。我們預計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將在明年底下調至3%,這意味着潛在的年度回報將接近10%。
行業展望
對美股我們仍然保持謹慎態度。
消費必需品和醫療保健板塊仍然是我們的首選,因爲它們的盈利最具防守性。尤其是醫療保健行業,近期仍然看到盈利預測正在被上調。
相反,我們將工業板塊從增持調至中性。一些細分行業如國防、農業器材自動化仍然可以有良好的長期發展前景。但是由於2023年可能出現衰退,該行業近期也已出現一些超買的跡象,企業盈利預期的上調似乎也已告一段落。所以短期展望不容樂觀。
同時,我們也在密切關注能源行業由於需求轉弱可能出現下行的調整。但我們希望等到地緣政治風險有所回落後才採取相應行動。
最後,當美國聯儲局在明年可能降息的時候,我們將考慮增持科技股。在那之前,我們已然比較偏好利潤前景比較堅韌的軟件和網絡安全板塊。
中國是否重回防疫舊政?
另一備受關注的問題是中國是否在防疫政策方面走回頭路?
如我們上週所說,中國政策已經爲經濟復甦做出了重大轉變,特別在防疫、地產,以及地緣政治方面。
可是,最近幾周的新冠確診人數每天新增超過2萬。部分城市又恢復了居家管控模式,上海也收緊了到滬旅客防疫政策。11月份的路面、地鐵及航空交通客運量甚至明顯不如10月份。
但我們仍認爲中國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並沒有改變。只不過現在是需要更多時間來加強疫苗接種率和擴充醫療資源。我們仍然認爲明年春天進一步放鬆政策的可能性很高。
歸根結底,在二十大之後,“重振經濟”已經成爲當前政策的重中之重。